誤吞異物|1歲男童托兒所誤吞3cm積木 窒息致腦缺氧2年仍無法說話

兒童健康

撰文: 王明芳

發布時間: 2024/06/17 16:55

最後更新: 2024/06/23 13:04

分享:

分享:

1歲男童托兒所誤吞3cm積木,窒息致腦缺氧2年仍無法說話。

【誤吞異物/鯁喉/急救/兒童健康】日本德島縣一間托兒所,2022年底發生幼童誤吞積木致窒息的事件,涉事男童因腦缺氧,至今仍無法正常說話,警方近日以業務過失傷害將園長在內等8人送檢方偵辦。

根據外媒報道,事發於2022年12月5日,在德島縣北部一間托兒所內,有工作人員發現一名1歲男童出現嘔吐情況,因此不斷拍打他的背部,但情況沒有改善,隨即報警求助。

男童被送院途中已陷入心肺功能停止的狀態,當時救護人員發現他的喉嚨有異物卡著,立即將其取出,發現一塊積木。雖然男童成功保住性命,但由於長時間窒息導致腦缺氧,他至今仍無法正常交流。

最新影片:

根據調查顯示,男童誤吞一塊長約3厘米、直徑約2厘米的積木。據悉,涉事的托兒所將積木放在約34厘米高的架子上,讓兒童自行取積木玩耍。

警方指出,托兒所將積木放在兒童觸手可及的地方,令他們輕易取得有機會誤吞的物品,最終造成釀成意外,涉嫌業務過失傷害。警方於本月14日將園長等8人移送檢方調查,8名被告均承認疏忽。

兒童鯁喉|專家教鯁喉急救大法

本港過去曾發生鯁喉奪命意外。消防處曾推出「任何仁」《識自救 - 哽哽於懷篇》短片,教人鯁塞時如何急救。片中指出當有人哽塞時,若患者神智清醒及能夠用力咳嗽,可嘗試鼓勵患者繼續咳嗽,並監察患者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不過,如患者的氣道完全受阻,即已不能咳嗽,就要使用「謙烈治急救法」及報警求助,其急救方法是急救者首先從後雙臂環抱患者腹部,一手握拳,虎口對住患者,然後用另一隻手緊握該拳,將拳頭放在患者的肚臍上方,胸骨下方的位置,雙手用力向內,向上地抽入他的上腹,重複以上動作直至阻塞物吐出為止。

兒童鯁喉|把握黃金5分鐘

本港有急症科醫生指,因鯁喉而昏迷,首3至5分鐘是救人黃金時間,在等待醫護人員到場之前,身旁的人可以把他的身體稍微傾前,然後在背部「雞翼位」中間用掌心大力拍打一下,令對方吐出食物。

不少人情急之下,可能會將手指伸入兒童喉嚨,試圖挖出異物,醫生指做法大錯特錯,因有可能將異物愈推愈入,反令傷者更危險。以下是4招急救法︰

第1招︰小孩一旦懷疑出現鯁喉,可鼓勵他用力將鯁塞物咳出來。

第2招︰若孩子臉色變青、甚或變藍,以及無法說話,應盡快報警、召喚救護車求助。

第3招︰小孩一旦嚴重鯁喉,可嘗試在小孩背部上半部中央部分、大力地用手連續拍打約5次,協助小孩吐出阻塞氣管的食物。

第4招︰一旦拍背無效,施救者也可面對哽喉小孩的正面,在小孩胸口底部兩邊肋骨交匯的中央位置,以手掌用力按壓,希望藉增加胸腔內壓力,令小孩吐出氣管內的食物。

此外,食安中心在官方facebook上,列出容易哽喉的高危食物類別,呼籲家長及照顧者要小心,避免年幼子女帶回去學校進食。

  • 難於溶化嘅果凍(例如小杯裝蒟蒻啫喱)
  • 細小嘅堅硬食物(例如果仁、硬糖、花生、角仔)
  • 細小嘅球形食物(例如提子、魚蛋、丸類食物)
  • 難於咀嚼嘅食物(例如麻糬、糯米糍、湯圓、年糕)
  • 可壓縮食物(例如棉花糖)
  • 厚稠糊狀嘅醬(例如花生醬)

即睇鯁喉高危食物及昏迷急救法: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兒童健康百科】 【職場文化智慧】 【家事百科全書】